供应链概述
供应链的起源和发展?
供应链的概念最早源于彼得.德鲁克提出的“经济链”, 再经由迈克尔.波特的“价值链”,最终演变成为今天的“供应链”。在“供应链”概念的发展过程中,很多学者和组织,他们基于自身的角度重新定义和解释过“供应链”。围绕着核心企业,通过对物流、现金流、信息流的控制,从最初的原材料采购,经在制品变成产成品后,由分销商和零售商将物品送到最终消费者的手中。最终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和零售商连成了一个复杂的功能网联模式。
从发展阶段来看,“供应链”的概念自二十世纪中后期被提出到现在,可以粗略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内部“供应链”阶段,着眼于企业内部中各个配合的职能部门的协调。行业内和行业间的企业要么是竞争关系,要么就没有任何关系。只看重企业内部各个部门的通力合作,最大可能地提高企业自身的生产效率,而不强调企业间的合作。
第二个阶段,基本“供应链”阶段,强调企业和下游直接供应商的协调合作。这个阶段的企业突破了只将眼光聚焦在自身的效率提升和发展上,开始关心最密切的上一级和下一级企业的信息和资源共享,进一步提高了企业自身的生产率;
第三个阶段,链式“供应链”阶段,企业加强与其上下游(供应商、消费者)的协调合作。这个阶段的供应链发展的更深入,企业关注到与自身企业有关联的其他企业的范围更广,深度更深。也进一步提高了企业的生产率。
第四个阶段,网状“供应链”阶段,打造核心企业的平台功能,建立网状协作关系。除了强调供应链中所有企业间的联系以外,还强调了资金流、信息流、产品流的资源和信息的共享,从而形成了产业间的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
供应链的本质是什么?
供应链管理的本质是对产品流、信息流、资金流的集成管理。产品从供应商的供应商流向客户,资金按照相反方向流动,信息流则是双向流动。
· 产品流,包括采购、生产、仓储和运输过程中的货物物理性流动和增值的生产过程。管理的核心为最经济,最有效;
· 信息流,是供应链系统的控制神经,支配着产品流和资金流的运行。信息流的本质就是数据的交流。管理的核心是保证数据传递的及时准确,同时提取合适的信息。
· 资金流,是企业的命脉,资金流与库存紧密关联。然而信息流的失真可能导致库存的积压,间接影响到资金流的断裂。 在产品流、信息流、资金流的流动表层下面还有一条最为重要的增值链。产品流在供应链中由加工、包装、运输的过程中使得产品的价值得到了增加,使得在供应链中的各个企业都得到了相应的利益。这也是供应链能够正常运转的关键,如果相关企业不能得到利益,他们都会纷纷脱离这条供应链。
供应链的目标是什么?
任何一个组织形式都由自己的目标或者使命,供应链作为一个独特的、扩大版的企业形式同样也不例外。通过上述对起构成和流向的分析,供应链的目标大致可以归纳为五个方面:
· 一是服务性,产品流的两端分别连接着生产者和在生产者(消费者)同时周到贴心的服务是现在企业生存的根本法则,所以需要有很强的服务性。但是这种服务性本身又表现出了一定从属性,即需要建立用户为中心、用户第一的理念;
· 二是及时性,及时性是服务性的一种延续,也是当今社会快速发展的必然要求。及时性不仅要求相关企业需要快速的响应,也需要流通环节的快速流通,包括优化和介绍供应链的环节,采取直供等手段。特别是及时生产(JIT)概念的提出,更是强化了供应链的这个目标;
· 三是节约性,开源节流--节约性作为经济领域中的重要规律,依靠节约达到介绍投入的目的,也是提高供应链利润的一个重要手段,是供应链的第三利润源。另外供应链中的节约性还体现在对时间的节约上;
· 四是规模性,生产领域的规划效益早为经济社会承认和追求。在供应链中,我们还可以追求产品流通领域的规模化效益。一些核心企业就将自己上下游的配送需求集中在自己的手中,增加和物流企业的谈判筹码,追求物流领域的规模化效益;
· 五是库存合理性,库存的合理性是及时性的一种扩展,基于自身的生产需求、供应链的效率、合理的生产周期和供应链中服务性等特点平衡企业自身资金投入和需求及时性得到满足,探索一种适合自身的库存方式、库存数量、库存结构和库存分布。设置并完成上述供应链的众多目标,可以达到信息资源的共享并以卓越的服务质量扩大客户的需求,供应链中核心企业、供应商、经销商、零售商等企业在保持自己独特个性特征的同时保持共赢、双赢的局面,追求自身利润的最大化。供应链曾被杰克.韦尔奇描述为如果你在供应链运作上不具备竞争优势,就干脆不要竞争。
总之供应链的意义可以归纳为:
· 一是提供客户的最大满意度,供应链中相关企业提高交货的可靠性和灵活性;
· 二是降低企业的投入, 可以降低库存水平、生产和销售的成本;
· 三是打造核心企业品质的最优化和品牌化;
· 四是最终实现供应链利益的最大化。
更多关于供应链的问题和能力提升需求请关注北鲲谷微信公众号或者联系北鲲谷团队。